濕式潛水服和干式潛水服在設計和功能上有顯著區別,因此它們在CE認證中的測試要求、標準適用性和認證流程也存在差異。
一、產品定義與功能
1. 濕式潛水服(Wetsuit)
功能:濕式潛水服允許少量水進入潛水服與皮膚之間,通過體溫加熱水層來保持體溫。
適用場景:適用于溫暖或溫和水域的潛水活動。
2. 干式潛水服(Drysuit)
功能:干式潛水服完全防水,通過內部空氣層或保溫材料保持體溫,適合在寒冷水域使用。
適用場景:適用于寒冷水域或長時間潛水活動。
二、適用的標準
1. 濕式潛水服
標準:EN 14225-1:2017《潛水服 第1部分:濕式潛水服》。
重點要求:
保溫性能(Thermal Insulation);
防水性能(Water Tightness);
靈活性(Flexibility);
耐磨損性(Abrasion Resistance)。
2. 干式潛水服
標準:EN 14225-2:2017《潛水服 第2部分:干式潛水服》。
重點要求:
完全防水性能(Waterproofness);
保溫性能(Thermal Insulation);
氣密性(Air Tightness);
抗壓性能(Pressure Resistance);
靈活性(Flexibility)。
三、測試項目差異
1. 濕式潛水服
保溫性能測試:測量潛水服在冷水中的保溫效果。
防水性能測試:測試潛水服在潛水過程中的防水性能。
靈活性測試:評估潛水服在水下環境中的靈活性。
耐磨損測試:測試潛水服材料的耐磨損性能。
2. 干式潛水服
完全防水性能測試:確保潛水服在潛水過程中完全防水。
保溫性能測試:測量潛水服在冷水中的保溫效果。
氣密性測試:確保潛水服在充氣后不漏氣。
抗壓性能測試:測試潛水服在深水環境下的抗壓能力。
靈活性測試:評估潛水服在水下環境中的靈活性。
四、認證流程
1. 濕式潛水服
產品分類:屬于PPE法規下的II類中等風險防護設備,需通過公告機構(Notified Body)進行型式檢驗(Module B)。
生產質量保證:制造商需建立內部生產控制體系(Module A)。
2. 干式潛水服
產品分類:屬于PPE法規下的III類高風險防護設備,需通過公告機構進行型式檢驗(Module B)和生產質量審核(Module C2或D)。
生產質量保證:需建立符合ISO 9001的質量管理體系,并通過現場審核。
五、標簽與市場投放
1. 濕式潛水服
CE標志:需清晰標注在產品及包裝上。
用戶信息:包括使用說明、維護建議、適用水溫范圍等。
2. 干式潛水服
CE標志:需清晰標注在產品及包裝上。
用戶信息:包括使用說明、維護建議、適用水深范圍、氣密性檢查方法等。